top of page

「一頓飯餐」的重要

黃天逸牧師


教會在上週六黃昏崇拜後舉行了難得的一聚 ── BBQ Night。80多位弟兄姊妹在教會禮堂外停車場一起分享和進食。也許,在疫情下近三年的日子裡,我們都有很長時間沒有如此相聚了,因此,大家都享受這次聚會呢!

大量研究表明,當一家人圍坐在餐桌旁共享晚餐、談論他們一天的生活,並且花時間在更深層之的連繫時,他們的關係將會發生微妙的變化 ── 孩子們會感受到家庭成員的連繫,並且,他們的情緒也會更為健康穩定,甚至在學業上會取得更好的成績。心理學家又指出,當「共同進食」「相同食物」時,群體之間更會產生一種無形的「安全感」。

Shifferlin(2012)的研究發現,那些願意經常坐下來與父母共進晚餐的青少年,對比那些不願意如此做的人,將會更感受到家人在情感上的支持。哥倫比亞大學國家成癮和藥物濫用中心的研究就指出:與家人一起吃飯的孩子會感覺到與父母更親近的。甚至有專家認為,當家人聚在一起交談、歡笑、分享他們的日常掙扎,並且能夠在生活的起起跌跌中相互支持時,這頓飯的時間將會產生無窮的力量,促進人們的歸屬感,從而增強自尊和自信。

此外,Alice Julier在“Eating Together”一書中指出,人們能夠在一起分享一頓飯餐可以創造一種「平等感」,這有助於我們更容易接受不同背景立場的人士(例如:種族、宗教和政治等方面)。這樣看來,當我們一起吃飯時,我們既感受到「連繫」、同時又增加「歸屬感」,使我們的群體關係更為緊密之餘,又能使我們感受到自己是群體的一部份。

教會群體與家庭相若,群體成員除了有共同信仰之外,人與人之間也存在著深厚情誼的連繫。毋怪乎,「弟兄姊妹」的稱謂一方面在乎「信仰」的基礎、另一方面也在乎「家庭」的關係。因此,締造群體之間的集體生活──「一頓飯餐」── 帶來的猶如一家人「齊齊整整」的體會,其果效是「不言而喻」的。

說實話,「一頓飯餐」所在乎的並不是「食物」、乃是「人」,並且是我們「在一起」呢!


FaceBook:為家庭說故事

Youtube頻道:為家庭說故事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