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Burnout(耗盡)〉

黃天逸牧師

「耗盡」乃是一種由長期或反覆的壓力引發個人情緒、精神和身體疲憊的狀態。雖然「耗盡」通常都是由工作的問題所引發,然而,亦有可能源於其他方面,例如:親子關係、戀愛關係等。

何解會「耗盡」?這並不僅僅因為長時間工作或兼顧太多任務的結果,儘管在這兩方面都存在其影響性。有時候,當一個人朝著一個根本難以建立共鳴的目標而努力、又或者缺乏支持;甚至沒有在其中根據個人的目標使命而調整自己的責任,又或是缺乏足夠的休息時間時,「耗盡」就會有可能出現。此外,從「系統理論」角度而言,當整個大系統的功能失調、或是出現不平行的現象,使其中的成員承受壓力時,帶來的亦並不單單只是「過量」的承擔,更是心理和情緒上的困擾,這也是使人「耗盡」的所在。

「耗盡」的特徵很多,如:憤世嫉俗、煩躁不安、消極負面、生產力下降、絕望的感覺、減少同理心、失眠,甚至在關係上的衝突、退縮、親密感降低,以致身體不同的症狀等。

如何應對「耗盡」(burnout)?


1. 求助於其他人

當你筋疲力盡時,問題似乎無法克服,一切看起來都黯淡無光,很難鼓起精力去關注自己、更不用說採取行動來幫助自己。這時候,我們可以採取一些積極的步驟來應對那些近乎將我們淹沒下去的壓力,以求讓我們的生活恢復平衡。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與他人接觸。因此,尋找合適的傾訴對象是重要的。當然,對方不一定可以幫助我們解決問題,只是,專心的聆聽、同理的回應,甚至乎釋放出來的一份信任,這都可以增加我們的積極性。


2. 重構工作方式

也許有人會選擇辭職,只是,這不一定是一個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因此,嘗試在工作中找出價值所在,即使在平凡之中,其實也能找到意義的。並且,劃定清楚的界線也是重要的,使我們不致於陷入了混亂而過量之中。只是,我們同時要在生活上找到平衡 ── 若在工作上失衡,那麼,在生活其他方面能找到意義、價值,甚至是滿足感嗎?可別忘記:我們的生活其實有許多方面的。


3. 評估優先次序

花時間去重新思想我們的目標、使命及對未來的期盼。這可能是一個使我們重新發現真正能讓我們快樂的機會,並且讓我們放慢腳步、給予自己時間和空間去休息或進行反思。此外,學懂說「不」正是對自己的目標和使命說「是」的最好回應,也是對我們面前的過量予以「設限」的重要元素。當然,這優先次序也包含了我們個人的優閒、甚至是睡眠時間呢。


4. 不可缺少運動

運動乃是緩解壓力和耗盡的有效方法,也是我們為了穩定個人情緒最可以做的事情。


5. 尋求專業輔導

若有須要,可以尋求專業輔導藉以處理個人更深層次的問題。


(歡迎全文轉載)




 

Comentário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