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壓力」≠「危機」

早陣子在個人網頁和面書上撰寫了一篇文章,談及在疫情下容易陷入「過度焦慮」的情緒。事實上,我們都面對著極大的「壓力」。社會學家Pauline Boss指出:關於「壓力」,其實這並不必然是壞事,雖然它會使我們緊張起來,然而,它同時提醒我們要「改變」。

近月來,我們都在疫症的陰霾下,這並不單單只是心中對疾病的恐懼,事實上,在疫情的背後,彷彿使我們既定的生活節奏受到嚴重破壞。筆者認識一些家庭,因孩子停學、父母又被迫放無薪假期,以致一家幾口待在家庭處於高焦慮的狀態中;有公司高層在壓力下患上了「焦慮症」和「強迫症」。何以會有如此情況?

著名的社會學家Reuben Hill就指出:「壓力」是每個人在生活裡必然遇上的,事實上,「壓力」之所以帶來「危機」,這是因為其中有兩方面重要的元素影響:(1)觀點角度、(2)可用資源。這是甚麼意思?

關於「觀點角度」的問題,在乎個人在面對壓力事件時,我們內在的價值系統如何定義當下的經歷、並且有否相關危機處理的經驗。舉例:當我們生病時,我們是自怨自艾、質疑何以一切的壞事都發生在自己身上?抑或,我們明白到生老病死乃屬正常生活必然的經歷?換言之,這在乎個人的經歷、並對壓力事件的看法,同時也關乎個人性格的元素。

此外,在疫情嚴峻之時,大量的新聞資訊也會使我們對當下處境陷入了「負面」的定義裡。筆者並不否定對新聞資訊的掌握,只是,當留心這些過量的資訊同時影響我們的「觀點角度」的。

至於「可用資源」方面,這又可以分為「個人」和「群體」的。

所謂「個人資源」,McCubbin和Patterson就認為包含了個人在學識、經濟、健康和心理質素等各方面。也許當前的處境使我們整體社會陷入了經濟上巨大的壓力之中,然而,無論如何,保持個人健康 ── 注重衛生和防疫措施,並維持個人在心理上的健康 ── 在可能的情況下維持正常的作息生活、靈性的操練,並保持某些興趣嗜好等活動。

除此以外,「群體」的資源亦並不僅僅只是一些實質的物資需要的;所謂「群體」,正是人與人之間的「溝通」 ── 其中所承載著的「愛」與「關懷」,使我們雖然在分隔之中,卻仍然感受到在群體中的「歸屬」和「被重視」。事實上,這些元素亦有助我們建立相對正面的觀點的。

毋忘記:「壓力」≠「危機」!「危機」的出現,乃是由於我們在「觀點角度」和「可用資源」上出了問題呢!

(歡迎全文網上轉載)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