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記得二十多年前一個手錶的廣告,其中的一句名言:「不在乎天長地久,只在乎曾經擁有」。也不知何時開始,人們對「親密關係」的「長久」變成了「曾經擁有」。有調查發現,53%的美國婚姻、48%的加拿大婚姻、47%的英國婚姻和43%的澳洲婚姻最終以離婚收場。今天,我們還渴想「親密關係」能「長久」嗎?「愛情如何能夠天長地久」──有7個相當關鍵的元素是值得我們思想的:
(1)信 任
這是長久關係成功的重要元素。事實上,缺乏「信任」的話,另外6個元素不單難以被建立、它甚至失去意義的。如何建立二人關係中的「信任」?這在乎一直以來彼此在這段關係裡的「經驗」和「體會」呢!
(2)親 密
「親密」──可以從4個維度去理解:(i)身體、(ii)情感、(iii)知識、(iv)共享。這是甚麼意思?
「身體上」的親密是重要的,這是一個具體的遠近指標;所謂「身體親密」亦絕不僅僅是情慾的表達,它同時是彼此願意「同在」(present)的參與。「情感上」的親密是身體親密的更深層次,它包含著二人互相的扶持,以及在愛情中表現的溫馨行為,例如:溝通、分享、共處的愉悅及對彼此的重視。至於「知識上」的親密是甚麼意思?在愛情裡,二人能坦誠會使雙方得到對方更多的資訊,一方面可以知道彼此的喜惡、希望與恐懼,甚至更深層次的價值信念,因此,這些「知識上」的建立,但兩人在一般人群中突顯出彼此關係的不同。而所謂「共享性」,乃是雙方願意分享的意願;這是重要的,因為沒有「共享」的意願,試問關係又如何能走下去呢?
(3)交 往
這是甚麼意思?在人與人的交往過程中,有些時候可以從中讓我們裡面的某種性情被透視出來的──在喜歡的人面前的愛心、關懷,在不喜歡的人面前的抗拒、躁動…不同的交往,讓我們認識自己更多。因此,在親密關係中亦然。值得思想的是:當我們與伴侶一起時,會引發「我」更好的一面、抑或是更糟糕的「我」?「我」喜歡這段關係嗎?為甚麼?
(4)溝 通
Gottman指出「溝通」上的4種病態互動──批評、防衛、蔑視、築牆。這些都是導致「離婚」的一些重要原因。因此,檢視我們的關係,到底在這關係中,「我」能夠被伴侶所鼓勵、抑或與對方的溝通讓我們感到失望?「我」與伴侶的溝通形態是如何的?有何優點、又有何要改善的地方呢?
(5)衝 突
「衝突處理」從來是親密關係中所必須要學習的。我們如何應對「衝突」?是戰鬥?是逃避?是截斷?抑或其他方法?只是,這些方法又如何破壞二人的關係呢?有效的溝通,在於專注於問題,卻並不是要攻擊對方;即使生氣,也會想辦法使二人能夠維持親密、卻並非截斷的。
(6)抗 逆
到底「逆境」與「困難」使我們更形緊密聯繫、抑或將二人關係拉遠?親密關係中,我們只能與伴侶分享美好時光?抑或就算無論是歡笑或眼淚,我們都可以坦誠交流呢?愛情的持久,必須是二人能夠一起應對壓力和危機;事實上,對關係最真正的考驗,乃在於當艱難之時,二人仍然能夠互相扶持、彈性應對,並且保持溝通的。
(7)財 政
有研究指出,夫妻每星期為著財政事宜爭吵、比每月一次為此事的爭論,其離婚率高30%。財務事情的差異,許多時候發生在關係開始的早期。因此,不妨多作溝通、增加了解,如此,既可避免猜疑、又可藉此增加溝通機會。此外,值得思想的是:二人的金錢觀念、花費的方式、經濟的分擔等有何不同?曾否予以溝通協調?又能否一起承擔財政的需要呢?事實上,財政事宜從來並非親密關係的致命傷,只是,它常常都是表面的觸發點──引發出二人關係更深層次的問題。因此,早早為財政安排溝通處理,可避免了誤會之餘、亦使二人一同學習為生活作計劃呢!
(歡迎全文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