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黃天逸
意大利帕維亞大學研究顯示,剛剛墜入愛河中的男女,他們的大腦會發出指令,使之分泌出一種稱為「愛情荷爾蒙」的物質。簡單來說,「愛情」是基於在互相吸引的好感上分泌的「多巴胺」(dopamine)── 使人的感受力增強、心跳加速,並且合成了「去甲腎上腺素」(norepinephrine)的前體,對血管有輕度的收縮作用,又能提升動脈血壓以增加血流量,因此,當遇見喜歡的人時,就會產生一種「心如鹿撞」般的感覺,藉由它來傳遞戀愛中的亢奮和歡愉感;然而,「去甲腎上腺素」在人體內不可能永遠處於一個較高的濃度,因此,人體的自我調節能力會試圖將狀態調整回正常水平,換句之,一旦這種愛情物質消失,人就會從迷醉的狀態中恢復過來的。
除了「多巴胺」之外,陷入愛情的時候亦會分泌出「苯乙胺」(phenylethylamine)── 無論是一見鍾情也好,日久生情也好,只要讓頭腦中產生足夠多的「苯乙胺」,那麼愛情可能就產生了,這種「觸電」的感覺或許就是它的傑作。它不會直接刺激大腦,反之,它會刺激起「多巴胺」或「去甲腎上腺素」,因此,「苯乙醇」可以被視為一種神經興奮劑,讓人有一種狂喜的感覺,使人的呼吸和心跳都會加速、臉色發紅、手心出汗等。人們在戀愛中都喜歡海誓山盟、作出任何承諾,這正是「苯乙胺」所產生的副作用 ── 使人們自信心膨脹、並且「真實相信」自己有此能力。
這一大堆「化學物質」(其實可能還有別的物質)的表述對我們又有何提醒?
曾經有研究指出,「戀愛感覺」實在是太沉重了,對著自己所愛的伴侶,這種「感覺」平均只能夠維持18個月而已,這是因為人們根本無法抵受得住長期而大量「化學物質」的分泌;而在這18個月裡,人們就要與伴侶建立起安全感和彼此的信任,以致二人的關係可以有堅實而穩固的基礎,卻並不僅僅只是維持在「激情」之中呢!毋怪乎,「激情」、「親密」、「承諾」這三方面缺一不可的。
(歡迎全文網上轉載)
Facebook專頁:為家庭說故事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