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從「個人」與「群體」層面思想“Differentiation of Self”〉

黃天逸牧師

早兩篇貼文談及 “Differentiation of Self”(「自我辨識」) 程度低所帶來群體的挑戰。本文嘗試從「個人」與「群體」兩個層面作出一些深入的思想。

個人層面

「自我辨識」程度低的根源既在於原生家庭的影響,加上「日復日」在生活上的體會和經歷,這就塑造了我們在應對別人和周圍環境時一個彷彿「牢不可破」的模型。因此,透過專業的「婚姻及家庭治療師」(Marriage & Family Therapist)的幫助,從「家庭系統」(Family System Theory)的層面入手,從而對今天的「我」(self)有更深入的了解、藉以提高「自我覺察」(self-awareness)── 了解個人成長如何形塑當下的「我」、以致能使我們覺察到低程度「自我辨識」的根源及所帶來的困難,期望藉此提升我們要去「改變」的動機、並在「當下」(here and now)活得更好。

有學者指出,「自我辨識」程度低的現象普遍出現在華人群體。由於傳統價值觀中講求「和諧」、「以大局為重」的觀念影響甚深,因此,我們都習慣了承接委屈、學會察言觀色,甚至家庭系統中嚴守的「層階觀念」,使我們的需要被壓抑、轉而學習了順從。毋怪乎,我們在成長過程中因著對這種「集體主義」的重視而難以建立良好的「自我辨識」。同時,與「自我辨識」共生(symbiosis)的「依附系統」又因著低程度的「自我辨識」而帶來了內在的焦慮不安、或是退縮逃避的情緒。這樣看來,若要從個人層面處理低程度的「自我辨識」,也就必須要探索個人內在的情感需要和渴求,並且它如何建構起我們對「自己」和「其他人」的看法,以致影響著我們的人際相處呢!

群體層面

正如「再談 “Differentiation of Self”」一文所提及,群體裡面每一個人的「自我辨識」程度都不同,因此,群體關係的複雜性也在於此。舉例:圍繞著會議桌的10位參與者已經可以因著個人「自我辨識」程度的不同而帶來複雜的互動形態。不過,在複雜的背後,假如我們能夠學懂「觀察」與「聆聽」,這對於提升「自我辨識」是有相當重要價值的。何解?

隨著「自我辨識」程度低,個人容易陷入了一些「自我」的想法、感受和行動之中,而這種陷入又會使我們忽略了其他人和整體客觀環境的。於是乎,在「我」、「其他人」與「環境」三者之間彷彿只有單一部份的「我」,卻失去了另外兩者。惟獨我們努力地學習「觀察」── 其他人的語氣神情和態度、並周圍環境的形勢,同時,又嘗試多作「聆聽」── 其他人的想法與觀點,甚至是他們內在的感受和需要,那麼,我們才可以稍稍減緩了「我」的壓倒性、拉近了「其他人」與「我」的距離,並且注視到處身環境的需要。

此外,既然沒有可以完全平衡的「自我辨識」,那麼,群體若能對「討論」、甚至某種程度的「爭論」保持多一點開放的態度、避免過度高舉「和諧」與「順從」,並且「接納」如此「討論/爭論」的存在價值,這樣也可以造就出更多對話空間、卻不致於但整個群體都跌進了「恆定不變」(homeostasis)的狀態。當然,最危險的乃是隨著「討論/爭論」而來對別人的「論斷」,於是乎,問題已然從「對事」轉而「對人」呢!

無論是「個人層面」、抑或是「群體層面」,說實話,要有如此的「自我覺察」、以致能夠「改變」其實一點不容易,毋怪乎,人際相處總是有許多麻煩。也許,我們的一生都要有心理準備去擁抱這些問題之餘,也切求上主幫助我們可以改變過來呢!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