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天逸牧師
有些人喜歡「講閒話」(gossip)── 這是關乎第三方不在場者的事情。這種「講閒話」與人們在談論別人的傾向有所不同。「講閒話」傾向於關注負面的訊息以求貶低目標對象。因為,若他們所談論的訊息是正面時,一般會被貼上「讚揚」或「嫉妒」的標籤的。
「講閒話」主要內容都集中在目標對象的外表、成就或行為的負面方面。有些人「講閒話」是為了報復 ── 不喜歡一個人的話,通常會尋找那些對同一個對象有共同厭惡的人,隨後,話題就集中在對該目標人物負面的評價,竭力地證明目標人物的厭惡性、並且努力在證明自己評價的合理性。此外,大多數喜歡「講閒話」的人亦因為這樣做時會帶給他們感到愉快,甚至使他們有如釋重負的感覺。
人們喜歡「講閒話」,因為這樣做也讓他們感覺到自己掌握著另一個人的秘密資訊,使他們彷彿有種「權威感」一樣。如果知識就是力量,那麼,「閒話」可以說是一部強勁的「發動機」(turbocharge ── 為要展示他們的力量、並增強他們的自我,人們必須要與其他人分享「閒話」的。「講閒話」可以說是自然不過的事情;大多數時候幾乎是無意識地發生的,以打破日常生活中的單調、又或是讓談話變得有趣。
Peng, Wang, Mo & Chen(2015)的研究指出:無論男女,當聽到有關自己的正面或負面的「閒話」時,大腦前額葉皮質將表現得更為活躍,這有助於人們駕馭複雜的社交行為;當聽到有關自己「正面」的事情時會感到快樂,相反,當聽到有關自己「負面」的「閒話」時會感到激動憤怒。此外,研究亦發現:大腦中的獎賞中心(尾狀核)會因為對一些名人的八卦新聞而被激活,證明了人們對於名人的醜聞是何其感到興趣的。毋怪乎,有很多人仍然喜歡如此的「講閒話」呢!
「將心比己」─── 假如「我」被人在背後「講閒話」的話,我會有何感覺?難道我們說別人就可以、別人不可以說我們嗎?因此,還是別讓「閒話」充斥在我們的人際關係中為妙呢!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