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缺乏同理心」

黃天逸牧師


最近與太太觀賞一齣港產電影,戲中提及到男主角「缺乏同理心」(當然還有許多成長經歷所構成的元素),因而作出了殺害父母的行動。

「同理心」(empathy)涉及我們理解其他人正在經歷的事情的能力;它在建立社會聯繫和促進「親社會行為」(prosocial behaviors)上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同理心」是一種「與生俱來」與「後天學習」而來的技能;它連繫於我們出生時的性格、外在的環境與生活的經驗。若要在某種程度上體會「同理心」,這意味著我們首先必須要接觸到自己的情緒。

「缺乏同理心」的人,大多成長在一個迴避情緒感受、甚至譴責一切情緒感受的家庭中。在如此家庭長大的人,早就學懂了將他們的情緒感受關閉起來 ── 關上了心靈的大門、並且掙扎於接觸個人的情緒。因此,他們既無力連繫到自己的情緒感受,也難以與他人的情緒感受連結起來。於是乎,這些人缺乏了「自我同情」(self-compassion)、也失去了「自愛」(self-love),以至彷彿與內在的「真我」(authentic self)脫勾了一樣。他們可能甚至沒有意識到這種「脫勾」就像某種形式的「防衛機制」(defense mechanism)── 若他們要產生同理心,他們就必須要連繫,重新接觸他們的感受、並且感受痛楚。

有時候,「缺乏同理心」並不容易察覺;但亦有一些跡象可以幫助我們確定個人或別人會否「缺乏同理心」的:

– 對別人極端的挑剔

– 對受害者予以指責

– 不會原諒犯錯的人

– 不願聽取別人意見

– 無法應對情緒狀況

– 對別人的情緒反應缺乏耐性

– 對別人感沮喪時表現不耐煩或憤怒

– 對別人的感受感到困惑

– 相信負面的事情不會發生在自己身上

– 沒有考慮自己的行為如何影響別人

此外,「缺乏同理心」亦可能與一些「人格障礙」(personality disorders)有關的:如「自戀」(narcissism)、「反社會人格障礙」(anti-social personality disorders),甚至「精神病」(psychopathy)。在這些情況下,尋求專業人士的建議和指導,對病患者而言是最重要的。

如何應對哪些「缺乏同理心」的人?並且,如何幫助這些人重建「同理心」?這些問題將留待我們之後再作探討呢!


#Facebook專頁:為家庭說故事

(歡迎全文轉載)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