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心理動力心理治療」(2)──「揭示」與「支持」〉

黃天逸牧師

 

        「心理動力治療師」(Psychodynamic Psychotherapist)首要的任務乃是要理解案主深層的需要 ── 也就是理解所謂「無意識」(unconcious)的狀況。有時候,治療師讓案主「意識」到「無意識」中的狀況是會有幫助的,我們稱它為「揭示」(uncovering),Sigmund Freud稱它為「使之前無意識的東西變得有意識」。治療師有許多技巧可以幫助案主「揭示」或「意識」到「無意識」的東西的。當治療師要去「揭示」內在的想法和感受時,案主就可以對自己之前所隱藏的東西有所認識,然而,這些隱藏的東西卻仍然會影響著他們的自我感知、與他人的關係、應對的機制和行為的。

        另有些時候,治療師會明白到讓案主「意識」到「無意識」的東西並不會有幫助的。這就是說:當治療師能判斷到這些「無意識」的東西會將案主淹沒和壓倒下去時,治療師就要決定是否仍然作出如此的「揭示」。若不,治療師就會因著對「無意識」東西的認知、在一種「不揭示」任何想法和感受的情況下,轉而「支持」(support)案主的運作。

─────────────────

        「揭示」── Mary無論在婚姻關係、抑或人際關係上都很好的,並且有良好的事業發展。只是,她常常有失眠的問題,她認為這是因為自己與妹妹May的關係而引起的。Mary指出:她常常與妹妹吵架、強烈地感受到從妹妹而來的敵意。當治療師詢問Mary與妹妹早期的關係時,治療師認識到這位姊姊是一位高材生,畢業於一所傳統名校,可是,妹妹May在學術成績上卻一直欠佳。因此,治療師假設May對Mary的敵意可能就是源於嫉妒所引起的,可是,Mary一直阻止自己去意識到個人內在對妹妹的愧疚,但在家庭生活的層面上卻受到這愧疚感的影響。治療師認為:若能幫助Mary意識到這一點將有助她情緒上得到舒緩,並且一旦她能夠克服到個人內在的愧疚,她就能夠明白到妹妹的敵意和嫉妒,並且可以減緩她的焦慮和壓力。

        「支持」── Judy經常透過暴飲暴食和嘔吐來應對壓力。她向治療師表達了自己一直受到失眠的困擾,她認為這是由於自己與妹妹關係惡劣所引發。Judy的母親是長期病患者,而Judy負擔了全部照顧母親的責任。因此,除了應付工作的需要外,病母也帶來了她很大的壓力。至於妹妹,既崇尚物質主義、並且因嫁給了富有的丈夫,生活無憂之餘,亦拒絕照顧母親。對於Judy而言,她對妹妹如此的態度深感憤怒,常常因為心中對妹妹的不滿、並且糾纏在妹妹的不盡孝道上,以致徹夜難眠。這時候,治療師選擇了「揭示」Judy對妹妹糾結的情緒之餘,亦肯定了(「支持」)她對母親所做的一切、同時亦同理(「支持」)她在家庭與工作上的困難。當Judy的努力得到肯定時,一方面,這使她對當下的處境在更清晰的了解,另一方面,她的情緒得到了舒緩,這亦有助改善她的睡眠質素。

─────────────────

        治療師在過程中必須首先了解案主「無意識」的想法和感受如何影響案主的意識和行為,因此,「心理動力治療師」乃是要:(1)了解案主在哪方面受到了「無意識」的想法和感受所影響;(2)決定「揭示」、抑或「支持」最能幫助案主;(3)「揭示」案主「無意識」的東西和/或以最有利於案主的方式來「支持」案主的精神功能運作。

        以上第(2)步乃是取決於對案主的仔細評估,無論是在治療開始時、抑或在整個治療過程中,治療師都必須要確定甚麼對案主在當下是最有幫助的。但留心,「揭示」與「支持」並不是彼此分離的 ── 它們可以以交替的方式使用。事實上,「揭示」和「支持」的使用是「因案主而異」、有時候甚至是「因時而異」的,這取決於個人的優勢、問題和需求如何。有些案主可能只需要治療師給予同理心、理解和關懷的態度以表達一些隱性的支持,亦有些案主在整個治療過程可能需要更明確的支持。無論治療師在治療的開始時選擇的整體目標是甚麼,他們都必須要根據案主不斷變化的需求而靈活調整的。




Komentarze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