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天逸牧師
婚姻及家庭治療學者指出:「原生家庭」是形塑我們個人成長的重要場景。這就是說:我們都在這原本存在的基礎上被建立起來。我們的個性、習慣、想法、價值觀,甚至我們內在的安全感等,許多時候都是在這場景中被打造出來的,並且影響著我們往後的生活。只是,原來當我們離開「原生家庭」、進入到「婚姻家庭」後,我們就要面對另一個「塑造」的可能。何以這樣說?
有一次,一位丈夫分享自己在生活裡不安焦慮的經歷,他說:有時候當看見太太的眼神時,自己心裡就有一種莫名的不安、深恐自己又做錯了甚麼,即使現實中根本沒有甚麼事情發生,但當下一刻自己就已經感受到一種「威脅」一樣、引發了內在的恐懼。後來,婚姻及家庭治療師幫助這位丈夫探索過去所發生的事情,了解到他的太太原來是一位脾氣暴躁、個性強捍的人,有時候當情緒爆發起來,甚至會掉東西、大力關門等引發巨響的。20多年的婚姻生活裡,每一次當這位太太發脾氣時,作為丈夫的都是手足無措的,他惟一可以做的就是沉默不語、等候時間的過去。他補充說:但20多年來,婚姻生活彷彿越來越多問題、自己也逐漸失去了起初的滿足呢!
在輔導室裡,這位丈夫在分享的過程有許多「想像」── 就是那些根本沒有發生的事情,甚至只是一些因為長久以來的恐懼而衍生出來的焦慮。婚姻及家庭治療師了解到這位丈夫常常處於高焦慮和壓力的狀態下,被過去20多年來的「常態」影響了他的判斷,甚至使他對那些未發生的事情產生了「過度反應」的情況。治療師詢問這位丈夫:甚麼時候開始察覺到自己如此的高焦慮?這位丈夫卻分享:自己向來都是性格開朗樂觀的人,即使是結婚初期也是愉快和滿足的,但現在 ……
治療師觀察到這現象後,探索案主在「原生家庭」成長的經歷,發覺這位丈夫成長於一個足夠安全感的環境中 ── 父母關係良好之餘,對孩子也有足夠的支持與愛護的。他發現到「從前」的「自我」並沒有「如今」的焦慮和恐懼的,也驚訝自己在當下的負面思想。原來,這20多年的婚姻關係已然徹底地將他改變過來呢!
「系統」裡的每一個部件都是「互為影響」的,也就是說:家庭成員間的一言一語、一顰一笑、一舉一動都帶來彼此影響的。那些在婚姻生活裡長久以來的「運作模式」可能有利於強化關係、也可以帶來負面影響的,然而,日復日的運作卻就是如此地將我們塑造成某一種「形態」,也許帶來更正面的改變、但也可以帶來更多問題的。因此,當我們發現自己與以往有所不同時,不妨檢視一下這些所謂「不同」是甚麼意思?何以自己會有如此的「不同」呢?
#婚姻及家庭

Comments